深化政府購買服務改革 推進浙江省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3年03月10日 10:20 來源:浙江省財政廳 【打印】
近年來,浙江省財政廳以干在實處的韌勁、走在前列的決心,牢記初心使命,不斷探索創新,借力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推進省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完善制度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深化績效管理,公共服務大幅改善,社會治理有效創新,政府支出績效持續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
不斷深化政府購買服務改革
(一)建章立制,三個強化促保障。一是強化組織保障。2014年,浙江就建立了由省政府常務副省長擔任總召集人的政府購買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財政廳作為牽頭部門,成立了由廳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財政工作領導小組,確保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地按照有關規定,健全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形成了“全省一盤棋”的局面。二是強化制度保障。浙江省政府確定了“一個意見、兩個目錄、若干個辦法”的制度框架體系,財政廳牽頭制訂了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并每年常態化更新,研究制定了政府購買服務預算、采購、事業單位改革等具體管理辦法,其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完善了包括政府職能清單、社會組織推薦性目錄等在內的制度規定。三是強化政策保障。結合浙江省政府“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要求,認真做好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主動回應群眾關切。通過會議、培訓、授課等多種形式,送政策上門。為各地各部門做好政策文件把關工作,2015年以來,已為800多個征求意見文件提供政策建議。
(二)破立并舉,點面結合促突破。政府購買服務是系統工程,橫向涉及各個部門,需要協調配合,共同推進;縱向涉及各個層級,需要上下一心,合力推進。為此,浙江省政府于2014年及時下發《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在全省范圍內對政府購買服務改革進行統一部署、系統推進,明確提出改革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為全面啟動浙江省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確定了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同時,注重試點先行、邊破邊立。2015年下發政府購買服務試點擴面通知,要求積極試點、重點突破;2016年下發進一步深化試點通知,明確在5個設區市和11個省級部門的16個公共服務項目開展深化試點工作;2019年下發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試點實施方案,選取2個縣、3個設區市、4個省級部門深化試點,努力打造浙江模式;2021年下發文件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細化明確各項規定,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三)導向為先,績效評價促應用。高度重視績效評價工作,以績效評價為手段,評價結果運用為目標,強化政府購買服務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省級層面,于2017年委托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對全省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建設和試點項目開展獨立的第三方績效評價,由其通過《公共政策參考》形式將評價報告直接報送省政府,提升評價公允性、專業性、權威性。同年,對5個設區市的政府購買服務深化試點項目開展績效評價,促進重點民生項目全面鋪開。2018年對11省級部門開展的16個民生項目進行績效評價,總結試點成效,分析存在問題。特別是2019年,浙江被財政部確定為全國10個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試點省份之一后,在原有績效評價工作較早起步的基礎上,及時出臺全省深化工作試點實施方案,從制度層面進一步明確有關規定,強化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同時,高度重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預算安排、承接主體選擇、政策調整等的依據。
(四)找準切口,總結提煉促推廣。在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推進中,問計于民,強化創新,深入踐行“八八戰略”,圍繞浙江省委省政府大事、要事、急事深化改革,并注重總結提煉成果經驗。如近年來在疫情防控方面,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充分借助社會力量,提升防疫檢測能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在打造生態浙江、美麗鄉村方面,各地創新治理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助力農村垃圾清運、污水處理、鄉村規劃等,著力打造綠水青山;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方面,各地圍繞民生實事,在“浙有善育”“浙里長壽”等多方面推進改革工作。
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推行以來,浙江在思想上緊跟中央要求,在行動上狠抓具體落實。經過努力,各項工作走在前列。政府購買服務金額大幅增長,2021年,全省政府購買服務決算金額321.70億元,是2015年84億元的3.83倍;實施項目數量大幅增加,2021年,全省各地共實施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項目34463個,是2015年9699個的3.55倍;購買服務內容不斷擴展,2021年,全省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規定的購買服務范圍達到6類46款170項,遠高于2015年的2類16款65項。
2018年,財政部確定的12個全國政府購買服務改革聯系點中,浙江省平湖市和建德市名列其中;2019年,財政部確定了10個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試點省份,浙江為其中之一;2021年,財政部新增浙江省龍港市為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聯系點,至此浙江省全國聯系點增至3個,總數位居全國第一。部門層面,2015年,浙江被原農業部確定為政府向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改革試點省份;2018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為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改革試點省份。這些既是對浙江“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勇立潮頭”改革精神的鼓勵,也是對浙江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成效的認可。
(一)強化簡政放權,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政府職能得到精簡,傳統政府大包大攬的做法得到有效改變,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不斷提高;事業單位改革加速推進,市場機制在公共服務領域的配置作用不斷增強;政府部門間協調方式進一步增加,協調能力不斷增強,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不斷提高。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減少143家,編制減少40%。如溫州市以政府購買服務為抓手大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在全國率先出臺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創新推動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將涉及教育、衛生醫療、科研、行業規劃等行業的52大項170小項政府公共服務和政府履職輔助性服務向社會購買,推動全市34家市級部門167項政府職能轉變;海寧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轉變部門既有職能,統籌整合市域范圍內視頻監控資源,變“部門分頭建設部署”為“統籌資源購買服務”,實現點位統籌、平臺共享、接口標準統一,減少了部門原有建設、運維等人員數量,極大減輕了部門運維管理壓力。
(二)聚焦民生需求,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領域不斷拓展,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的趨勢不斷增強,公共服務需求得到不斷滿足;公共服務力量逐步發展壯大,提供公共服務的專業化、多樣化和個性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獲得感不斷增強。2021年,浙江省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中,公共服務項目占比69.4%,公共服務數量及水平有效提升。如湖州市以政府購買服務解決民眾關切熱點,將政府購買服務同開展“無證明城市”創建相結合,創造性實施政府購買公證服務項目,將政務服務領域的證明事項委托給第三方公證機構,有效解決了社會反響強烈的百姓需要自己證明自己等問題;溫嶺市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化居家養老服務,積極引導培育本地社會組織進入居家養老市場,通過競爭擇優方式,提供多元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3100多名老人對提供的服務滿意度達到98.9%。
(三)激發市場活力,社會治理能力不斷增強。社會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的作用顯著加強,社會治理主體參與范圍不斷擴大,解決民生問題、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的能力顯著提高,環保治理、社區治理、社會救濟等方面的手段更加多樣。截至2021年4月,全省注冊登記的社會組織共計72729家,占全國社會組織總數的6.98%,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約12.4個,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21年,全省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主體中,企業及社會機構占比81.4%,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如衢州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打造農村住房和全域土地綜合信息平臺,大幅提高行政審批效率,農民建房審批所需天數由之前平均3個月減少至當前平均20天,深受群眾好評;杭州市余杭區針對互聯網平臺網絡交易投訴幾何式增長問題,通過政府購買網絡投訴件輔助處理服務,打造省級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
(四)深化財政改革,資金使用績效大幅提升。專業化機構和團隊在提供公共服務領域的介入程度不斷加深,同等規模的財政資金支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大幅提高;績效目標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預算編制中的作用逐步加大,績效評價體系逐步完善,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如淳安縣通過政府購買千島湖湖面垃圾打撈服務,強化服務考核,根據服務提供情況動態調整招標價格,在服務質量、水平均提升的情況下,實現財政支出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995萬元下降到2019年的399萬元,有效提升資金績效;安吉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大幅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孝豐鎮實施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每年幾百萬元的預算資金支出,有效解決了每年需投入幾千萬元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相關文章
- 全面發力 縱深推進 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2023-03-10
- 政府購買服務時權力不能外包2023-03-07
- 新目錄對政府購買服務影響深遠2023-03-02
- 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 構筑多元化照護模式—湖北省咸寧市政府購買服務典...2023-02-03
- 財政部關于做好2022年政府購買服務改革重點工作的通知2022-08-19